- 关于肠镜的护士配合
- 内镜中心 > 科普 阅读:954 次
纤维结肠镜检查的主要目的是以诊疗为目标的观察全大肠,进镜终点为回盲部。但临床中常因腹腔手术后粘连等因素导致进镜困难,那么如何能让内镜顺利地到达回盲部呢?除了变换体位外,根据需要按压腹部作为肠镜检查的重要辅助手段,能有效防止插入内镜时肠管打襻,使进镜更为顺利,从而减轻患者痛苦。 虽说并非所有病例均需用手按压,但无疑确是一门深奥的手上功夫,默契的配合有时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但配合不当时反而会加重内镜的弯曲,使内镜难以前进。那么如何配合好按压练就一双巧手呢? 除了凭借手感及听从术者指示外,通过显示器获取的信息推断内镜位置以判断按压是否有效并及时调整按压手法是重点和难点,而要攻克这一难题首先应对大肠的解剖、各部位的特点相当了解,并对大肠的走行有立体概念。
乙状结肠 特点:与肠系膜相连,具有可动性,向腹侧突出。管腔较细、迂曲,半月皱襞比较细、矮,结肠袋不明显。 建议体位:左侧卧位 / 仰卧位 压迫技巧:当乙状结肠冗长时,或为 C 型乙状结肠时,可能需要压迫,指尖轻压下腹部即可(稍作触摸压迫,阻挡乙状结肠);此外,当进镜困难时,嘱患者从左侧卧位变为仰卧位,进行体位的改变也能获得良好效果。
降结肠
特点:背侧与后腹膜相连。管腔延伸性较好,半月皱襞又细又矮(与乙状结肠相似)。
建议体位:仰卧位 / 右侧卧位
压迫技巧:一般无需压迫,协助将镜子拽直
图片来源于松本雄三主编的《消化内镜工作手册》
结肠脾区 特点:当镜身被拽直时,距离肛门约 40~50 cm,仰卧或右侧卧位时可透见紫蓝色脾脏,左侧卧位时不明显。 建议体位:仰卧位 / 右侧卧位 压迫技巧:从乙状结肠与降结肠交界部往脐部轻推(同乙状结肠),采用膈肌压迫法(利用患者吸气时膈肌自上而下所产生的推压力,能感觉到横结肠为管状时有效)或变换体位可能更有效
横结肠 特点:可见三角形皱襞,已结肠带附着部为顶点,结肠袋深而大。 建议体位:仰卧位 / 右侧卧位 压迫手法:当横结肠下垂显著时,可能需要压迫,从脐部向上推,短缩横结肠;有时进镜时需阻挡横结肠以顺利进镜
结肠肝区
特点:因该部位与肝脏和胆囊相毗邻肠壁呈蓝色,被称为「肝斑」。肝曲距肛门约 60 cm。
建议体位:仰卧位 / 左侧卧位
压迫手法:从右侧腹部向上推
升结肠
特点:管腔深大,背侧与后腹膜相连,半月皱襞深而厚,呈三角形,结肠袋较高,一般可见肠管内有潴留液。
建议体位:左侧卧位 / 仰卧位
压迫手法:无需压迫,经过肝曲后,多数很快到达盲肠。
(文章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医院删除)
医院官网:hq.gwmc.cn
企业邮箱:info@hq.gwmc.cn
医院地址:吉林省公主岭市国文大街2388号

吉ICP备18000181号
Copyright © 2017 by CopyGuowen medical .c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