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质国文丨5 厘米鱼刺卡喉!五一假期国文内镜中心上演极速救援
- 全院 > 品质国文 阅读:25 次
每逢假期,家人好友相聚,鱼刺卡喉的危险情景总会上演。五一假期期间,45 岁的李女士(化名)在家人的搀扶下缓慢走进国文内镜中心诊室,苍白的脸上布满冷汗,双手紧紧捂住颈部,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痛苦的呻吟。谁能想到,这场噩梦的开端,竟是前一晚餐桌上的小小鱼刺。
01胃镜下的 “高风险异物”?
当内镜缓缓探入李女士的食管,显示屏上的画面让在场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气。在距门齿 25cm 的关键位置,一根长达 5cm 的三角状骨刺横亘在食管腔中,其尖锐的尖端深深扎入粘膜,更令人揪心的是,刺尖几乎紧贴主动脉弓 —— 这一人体重要的血管,一旦被刺破,后果不堪设想。
02规范操作后顺利取出内镜医生采用 “透明帽辅助法”,小心翼翼地扩大视野。每一个动作都精细操作,只为避免对脆弱的食管造成二次伤害。9:05 内镜下定位:镜头灵活地调整至 “倒镜位”,从多个角度仔细确认异物形态。9:07 抓取:鳄口型异物钳缓缓伸出,如同猎豹锁定猎物般,稳稳地夹住鱼刺中段。这看似简单的一夹,实则凝聚着无数次的练习与积累。9:13 取出:在平稳的麻醉状态下,内镜匀速退出。医生全程严密监测,保护着周围的血管丛,终于成功将鱼刺顺利取出。
“这例手术就像在豆腐上拆炸弹。” 内镜中心陈志达医生形象地比喻道。首先根据李女士描述的疼痛位置,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精准预判异物深度,为手术奠定基础。其次,通过不断变换内镜角度,巧妙避开血管,在狭小的空间内寻找最佳操作路径。最后,在钳取鱼刺时,始终与血管保持 1mm 的安全距离,将误差控制在毫厘之间,展现出规范化的操作技术技术。
03这些误区正在“要命”
吞饭团、喝醋、抠喉咙…… 这些看似常见的急救方法,实则存在高风险。1、吞饭团:不仅无法带出鱼刺,反而可能将原本浅表的刺推入更深的组织,造成更严重的伤害。2、喝醋:食醋中的醋酸需要浸泡数小时才能软化鱼刺,而在此过程中,高浓度的酸性物质可能灼伤食管,带来更大的痛苦。3、自行抠喉:剧烈的动作极易导致粘膜撕裂出血,引发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正确的做法只有一个:一旦误吞鱼刺,立即停止进食,保持低头位,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医院急诊。
医院官网:hq.gwmc.cn
企业邮箱:info@hq.gwmc.cn
医院地址:吉林省公主岭市国文大街2388号

吉ICP备18000181号
Copyright © 2017 by CopyGuowen medical .c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