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穿上这一身白大衣的时候,我们就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务人员,面对患者我们应该积极治疗,让每一位来看病的患者都可以微笑的走出医院,和家人团圆,有一个幸福健康的家,是每一位医护人员的最大心愿。
病人王某某,52岁,家住吉林省伊通县黄岭子镇烧锅村二组,于2016年12月9日18时入院,该患于1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活动不灵症状,到公主岭市某医院就诊后出现意识不清给予转入“吉大一院”先后进行取栓、支架、药物等治疗后病人意识清醒,伴有言语不清、吞咽困难、四肢活动不灵症状,以左侧为主,行走、持物不能,伴有咳嗽、痰多,发热,最高体温38.2℃,急来我院就诊。边会敏主任结合病人病史、临床表现、查体及辅助检查,立即给予正确的治疗方案,入院时查体:血压120/80mmHg,神志清楚,不完全运动性失语,查体合作,计算力、记忆力、定向力、理解力、判断力正常,双侧额纹对称,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查体不合作,四肢肌力2级,肌张力减低,膝腱反射存在,双侧Babinski征(+),颈无抵抗,Brudzinski征及Kernig(-),双侧肢体深浅感觉未见明显异常。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明显湿啰音。头CT阅片(吉大一院)提示脑干脑梗死,病人入院时言语不清、吞咽困难、四肢活动不灵症状,以左侧为主,行走、持物不能,伴有咳嗽、痰多,反复发热,众所周知,脑干上与间脑下与脊髓相连,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内部结构主要有神经核、上下行传导束和网状结构。其中脑干网状结构中有许多神经调节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血压反射中枢、呼吸中枢和呕吐中枢等,这些中枢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网状结构受损,可出现意识障碍。脑干病变大都出现交叉性瘫痪,即病灶侧脑神经周围性瘫痪和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及感觉障碍。该病人为双侧脑干梗死,病情较重,经过38天的有效的药物、康复及优质的护理服务治疗后,病人现病情逐渐好转,出院时病人的言语不清、吞咽困难、四肢活动不灵症状较前有明显的好转,病人可自行站立并扶物体可行走,可持简单物体,无咳嗽、咳痰,无发热,饮食、睡眠尚可。出院时查体:血压130/80mmHg,神志清楚,不完全运动性失语,查体合作,计算力、记忆力、定向力、理解力、判断力正常,双侧额纹对称,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膝腱反射存在,双侧Babinski征(+),颈无抵抗,Brudzinski征及Kernig(-),双侧肢体深浅感觉未见明显异常。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病人及病人家属在出院时对我们神经内三科全体医护人员表示非常满意,给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病人能够恢复如此之好,离不开我们吉林国文医院这样优越的平台,离不开在边会敏主任及孙彦华护士长的正确指导下,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准治疗与精心照料,更离不开病人及病人家属的积极努力配合,我相信在我们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奋斗下,越来越多的瘫痪病人可以站着从我们医院回家,越来越多的病人会在这里收获到健康,收获到快乐。
微信扫码预约